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_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_可行性研究报告_资金申请报告
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 努力解决琼州海峡运输“过海难、过海慢”问题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_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_可行性研究报告_资金申请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概念性规划专题_热门推荐
 
地产规划

海南万宁英豪半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www.yangzz.com

作者: 轶名 日期: 2014-06-07

万宁市处于海南省东部旅游发展 走廊上 ,本项 目的核心目标 同样是依托基地良好的自然 山海景观资源,利用生态系统的 独特性 塑造项 目特色 ,以旅游服务 和开发为产业 导向, 形成集 度假、休闲、 运动、居住为一体的滨水生态度假活 力新镇。在旅游度 假区开发建设的同 时,基地同样需要完成 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栖息地建设等 目标,实现兼顾区 域发展与生态保护 的可持续发展开发。

本项目的研究重点之一就 是如何协调自然环境保护和土地开发 两者之间的平衡。 在土地开发过程中,维 护生态系统的动态 平衡显得至关重要 。自然系统能否健 康、持续地为度假 区提供完整的自然服务 对未来基地的土地 价值具有深远的影 响。环境部分的工 作将基于景观生态 学、恢复生态学理念及 生态规划理论,应 用遥感、地理信息 系统、水文水力学 模型等工具,研究 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应 优先保护和恢复的 生态资源和景观生 态格局,以及区域 生态安全架构。基 于以上研究,确立生态规划的内容和目标,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基地概况

英豪半岛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部,滨 临南海,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半岛西侧的小海是全国最大 的泻湖,西南侧的大长岭是万宁市主要山岭之一,东侧拥

有绵延10公里的海岸线,北侧的港北镇是全市重要的渔港。英豪半岛拥有多种土地覆盖类型,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海南省东部沿海重要的生态走廊。

目前,英豪半岛 拥有近1万余 常住居民,长年的农业 生产和养殖业发展对半岛 的土壤有一定的改变, 但同时也给基地的自然环 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一 定的压力。

气候 

万宁市位于海南省东南沿海地区 , 地 理位置 介于北纬18 35’~19 06’ 、东经110 00’~110 34’之间, 气候带上属o于热 带季风气候。气候温 和、温差小、积温高。 其中小海流域处于 海南 岛的迎 风面 ,属 热带岛 屿季 风气候 ,年 内分 成湿季 与干季, 夏秋二季受太平洋热 带气旋的影响,潮湿多 雨;冬春季则受极冷高压控制,干燥少雨。

本区年平均 气温23.9℃,其中1月、2月和12月平均气温低于20℃, 最冷月平均 18.7℃; 4-9月平均气 温在25℃ 以上,最热 月平均28.5℃。 区域雨旱季节分明 ,每年5~10月为雨季,12月至来 年4月为 旱季;雨季较长,雨量充沛,年 平均降雨量为2125mm,且年内分 配不均,4月~11月降雨量约占全年 的90%。日照时间长,年平 均日照2137小时,日照率45%,年均蒸发量为1892.0mm;相对 湿度较高,多年 平均相对湿度为84%,年内各月 相对湿度在82%-86%之间,但月间平均相对湿度变化 不大。基地常年多风,春夏 季盛行南风,秋冬季 多为北风,风能资源丰 富,实测多年平均风 速2.3m/s, 历年最大风速北向为 20m/s,南向为 17m/s,全年 大风日数 仅有5.2天, 较宜开 发游艇、 帆板等户 外活动 项目。受局 部地区地形的影响, 小海南侧的海湾(乌场 港、大花角)风浪小 、小气候条件优越, 东向海岸风浪较大,对 开发造成一定的挑战 。但就总体而言,基 地一年四季的气候都比 较适宜休闲与旅游活动。

地形、地貌和地质 

地形和坡度

万宁市总体地势 西高东低,西南部和 北部为五指山余脉,山 脉连绵,丘陵起伏,属山地和丘陵地 形,中部为低山丘陵 和盆地,东部为滨海平 原和海湾。基地位于万宁市东部,滨 临南海,海岸线曲折 ,多港湾,为低平的滨 海平原,因而基地大部分区域地形平 坦,便于局部改造与 建设开发。基地内的山 岭创造了较为丰富的景观天际线,缓 解了基地单一地形状 况,但同时由于坡度较 大,也带来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小海 周边地 形起伏 不大, 南、北 、西面 为陆地 湖滨地 带,是 一片 冲积三 角洲平原,地势平缓、 低洼,河道交错纵横 ,土地肥沃,人口密集 ;东部是海岸沙坝,长约12km, 它将泻湖与 外海分离。 小海周边有 东山岭、大 长岭、后鞍 陵、港尾岭、东山岭和 英文岭等零散分布 的残丘,一般海拔 高度为100~200m,其余地区均在50m以下。

地貌特征

小海是由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 距今6000年前)海进而形成的泻湖,与周边滨湖平原、沙坝构成了一个发育良好的沙坝-泻湖体系,由沙坝、泻湖、潮汐通道和入湖河流三角洲等 四个地形单元组成。 小海港北口门南北两侧 各有一列沙坝,将小海-泻湖与外海分隔,其中南沙坝为小海沙坝的主体,它由后鞍岭的大花角延伸至港北口门。小海泻湖平 面形态呈葫芦状,滩涂 发育良好。小海潮汐 通道自身也是一个小型体系,由最狭 窄的通道口门和口门内 外的涨落潮三角洲堆 积沙体组成,潮汐通道长而弯曲,涨潮三角洲发育典型,而落潮三角洲发育则较差。

地质条件

小海周边受第四系河海 冲积和泻湖淤积交替影 响而形成复杂的砂土 及其混合层,其下为全风化或残积土 ,下伏基岩为燕山四期 中细粒花岗岩。本段 海岸主要为火山玄武岩台地的海蚀堆 积海岸,堆积地貌海岸 以及沙堤围绕的海积 阶地海岸。基地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 综合影响和干扰,形成 类似沙漠的地貌类型 ,称为沙地。基地位于海南隆起构造 单元的东侧,未发现活 动性断层,为地质构 造相对稳定的区域。

小海状况与历史演变

小海平面型态 呈葫芦状 ,南北长约 10km,东西 宽3.5-7.5km, 水面面积 约45km ,滩涂 比较发育,大部 分水域水深较 浅,多在1m左 右,口门至和 乐分洪口附近 有一深槽,向内逐渐消 失。小海南、北、西三面均有河流注入,河流挟 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附近,其中龙首 河和乐分洪口附近淤积最盛,形成了明显的、吐 伸于湖中的河流三角洲。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小海地区的 人类经济 活动(太 阳河、官 栈河分洪 改道工程, 口门北汊及南通道 的封堵工程,龙首河、龙尾河、南山河的裁弯取 直工程,以及小海周边的围垦,河道 上游的开矿和采石等)直接导致了注入小海的径 流量、纳潮量减少而来沙量增加,使 小海由原来的冲淤平衡向淤填方向发展,小海通 道口门不断缩窄、淤塞,严重影响了小海的泄洪、纳潮和水体交换。

小海地区作为河 、海动力交汇地带,水动力环境的变化总是反映 在槽床地形的变化过程中,平面形态 也不断适应这种水力形势的新变化。小海河床演 变的过程,也是小海地形不断自我调整、适应各种边 界变化、外营力变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有整 体淤浅、通道淤塞、差异发展的特点。

参考历史监测数据和断面数据, 小海发展整体呈不断淤浅、面积减小的趋势,淤 积厚度约30-40cm,年均淤 积2.5cm。近20年来,小海水面面积由49km 变为45km ,减2 2少约5平方公里, 占小海总面积 的10%。 小海流域坡地 大规模开发, 部分疏松的地 表土壤随径流带入小海,而小海本身水流动力却极弱,径流输沙加剧了淤积过程。在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小海 水面的维持和水质的改善都将会直接决定基地的 景观视觉价值和周边土地利用的综合 价值;此外,小海南部太阳河水系的恢复也将带 来更多的滨水景观。

土地利用状况 

现状基地内主要的土地利 用类 型是 大片的灌木林地 、草地、沙 滩、水产养殖 区和农田,同 时零散分布着 一些居民区,包 括港北镇、英 文村、高龙村 、新龙村等村 落,零散分布的村庄由一条贯穿南北的道路连通,且路况尚佳。基地内 的农田多为水 田,主要种植 稻等农作物 。草地则主要是 未加利用的荒 草地。水产养 殖区主要沿小 海海岸分布,以及集中在小海口门的盐墩岛周边地区。基地内林 地主要为70年代种 植的防风林带,这 一林带曾经遍布整 个海岸线,但 由于长期以来 土地开垦和不 合理开发建设的 影响,这一防 风林体系已遭 到多处破坏, 且趋于严重。林 地可以起到防 风固沙的作用 ,并可为基地 旅游开发供了优质的生态基底。

对于基地内部的山体林地,也受到较大的人为干 扰。目前在小海南部的大长岭 存在较为严重 的采石采矿活 动,并且已经给山体植被造成了较大破坏。基地属 于受干扰的景 观生态系统, 主要的干扰是 渔业以及农业活 动;水产养殖 活动占用小海 绝大部分岸线 ,并阻塞了现有 小海入海通道 ,但作为当地 农民的主要经 济来源,又不能 全部加以取缔 ,需进行统一 管理和适当引 导;基地内还保 留有部分军事 用地,在实际 开发中无法加 以利用,并对周 边发展带来一 定限制;人为 的采矿采石活 动也已经对山体 景观造成了破 坏。因此,基 地内的渔业、 农业、水产养殖区域均给未来的开发带来极大的限制。

生物多样性 

英豪半岛位于海南省东部生态廊 道的核心 地带,生物 多样性丰 富,同时受当 地居民生 产生活的 影响,植被分布具有显著的人为特征。 目前基地内主 要植物以水稻、椰树、木麻 黄等经济 性植物为主 ,同时有 部分自然林地,植被沿半岛呈带状分布。

小 周边地区 的生态系 统主要有泻湖、湖 滨湿地、沙 滩与沙坝 、山岭森林、 草地、农 田等类型 。其中泻 湖、湖滨 湿地、山岭 森林的生 物多样性较高 、物种较 为丰富。 但由于近 年来小海 受污染程度 逐渐加重 ,水质变差导 致大量水 生生物灭 绝,曾经 十分闻名 的“和乐蟹 ”已严重 减产;山岭森林也由于采矿采石的影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基地拥有良好的湿地生 态系统, 其较高的 生物多样性为在此开发优质休闲度 假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植被分布良好的地区, 如林地斑 块,其生物多样性高, 应进行合 理保护; 由于现状滨海植被主 要为功能 性植被,如木麻黄,其景观视觉 价值相对较低。基 地内拥有春 园湾、大花角等滨海山岭,其生 物多样性 也较为丰 富,且由 于拥有滨海 的地理优 势,均具有较 高的潜在 景观价值 。村庄、 鱼塘以及 其他水体由 于受到过 多的人类活动影响,其生物多样性较差。

环境质量 

凭借滨海的优势 ,基地内小气候条件较好 ,且无较大的人为空气污染源,整体空气质量优良。基地外海 海洋水质基底较为优越,海水水质达1类。由于 济展 较为落后 ,基地内 缺乏基础 的环境设施 ,固体垃圾人为堆积和 生活污水 随意排放 现象严重 ,由于基地存在农业 生产活动 ,其带来的面 源污染也 加重陆地 淡水水质不断下降 。另外,水 产养殖作 为基地内的主 要产业, 对环境质 量尤其是 水体质量 有着不可忽 略的影响 。此外,未来的旅游开发活动也将加重基地环境保护的压力。

自然灾害 

基地受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影响较小;开发建设受地质灾害因素影响小。

挑战台风对基地影响较大(8-10月)年均受台风影响2~3次;基地低海拔地区存在一定的洪水威胁,开发建设尽量避开。洪水: 由于濒临 海洋以及 地势相对平 坦,基地 目前是海 南省风暴 潮和洪涝灾害 频发的地 区之一。 尤其是基地 内的小海 ,其洪潮 工程标准 较低,同时由 于通道淤 塞,严重 影响泄洪、 纳潮和水 体交换, 对周边地 区造成严重的洪涝 灾害影响。目前小 海周边受洪、潮威 胁的人口约5.6万人(占总人口 的35.7%),耕地 和鱼塘、 虾池约4.1万亩 (占总面 积的40.8%)。1973年在第14号台风的影响下,小海周边农田受淹时间长达 7天,农作物全面减产,其中2万亩农田完全失收;1990年第16号台风期间,潮水大量涌入小海,冲毁堤防,农作物几乎全部失收。台风:万宁 市属于海南省 的台风登陆口之 一,每年8~10月为热 带风暴及台风盛 行季节 ,年平 均受台风 影响2~3次, 8级 以上台 风平均每 年有1.8次。 台风 登陆 的 同时 ,还 会伴 随着 风暴 潮, 特大 暴雨 和山 洪等 自然 灾害,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震: 基地受地 震灾害程 度为中低等 水平,相 对中国大 部分地区 来说相对较低,因此,在开发建设中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小。针对这 些自然灾 害,在开 发建设中应 广植林木 ,保护和 强化海岸 防护林带, 低海 拔地 区 由于 存在 一定 的洪 水威 胁, 应尽 量避 免大 量的 开发 建设。另 外,各种 市政管线 应尽可能采 用地下铺 设方式以 避免台风 带来的破坏,城市建筑物也应充分考虑强风荷载要求和防护设施建设。

基地综合评价:

英豪半岛地处海南省东部沿海生态廊 道的核心 地带,生物多样性 资源丰富。基地内拥有特色自然景观资源,如小海、沙滩与沙 坝、山地自然植被与防风林带,湿地滩涂 等,具有极 高的开发 利用价值 。同时,生态系统自身 的脆弱性也要求未来的开发活动应十分谨慎,避免不合理的建设.

万宁市生态本底评估 

万宁市位于 海南岛东南部沿海,东濒南海, 西毗琼中,南邻陵水,北与琼海 接壤。南距三亚市112公里,北离海 口市139公 里。市域总面积为 4443.6平方公里,其中陆 地面积1883.5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2550平方公里。

全市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五指山山脉的绵支,中部为山前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东部为滨 海平原、湿地和滩涂。市域海拔高度在0m-1500m之间,西部山地丘陵地区坡度 较大,东部滨海地带地势平缓。全市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一半,丘陵和平原各占四分之一。

万宁市拥有众 多的热带作物,全市植被覆盖率达60.2%,植物 种类多样。天然林主要树种有母生、青皮 、陆均松、汕丹、 坡垒、荔枝、乌营、绿南等46类,160多种,人工营造林有小叶桉、窿绿桉、大麻 黄、台湾相思、菠萝蜜、苦楝、麻楝、樟树等。

万宁市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旅游资源独特;既有奇山、异洞、怪石、海滩、岛屿、温泉 、热带珍稀动植物、滨海风光等自然景观,又有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等人文景观。有以“海南第一山”之 美称的东山岭,有“热带花果园”之美誉的兴隆温泉旅游区,有“南海明珠”之称的大洲岛,有水清浪静 、滩洁沙软的石梅湾、南燕湾、日月湾、春园湾,有“神州半岛”之称的牛庙岭,有饶有野趣的尖岭五眼 温泉等。这些旅游资源,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海洋生态资源

海洋生态资 源为海洋生态资源 系统内的所有资源 ,其存在、开发和 利用都极大地改 善了人类的生存环 境,提高了人类的 生活质量,是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 ,不仅需要消耗各 种海洋自然资源 ,也需要其赖以生 存的海洋生态环境 。目前基地内占有 主要优势的海洋资 源包括沙滩、日照 、风速等,尤其是 沙滩质量,在某 些区域如春园湾, 大花角等处具有很 大的竞争优势。然而,与海 南其它旅游区相比 ,基地周边海洋资 源并没有太多优势 ,尤其是相对于 三亚的亚龙湾,仍 有较大的差距,因 此基地未来的发展 应当考虑与周边森 林、泻湖和湿地生 态资源相结合,在 前期海洋资源充 分利用的基础上, 逐步向内陆过渡, 建立以多种生态资源为基础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自然景观资源

基地内自然景观资源较为丰富 ,有山、林、湖、溪、沙滩等自然景观。周边水系发达,拥有海南省最 大的泻湖,中部山岭景观价值较高,天际线较为丰富,山水一色共 同组成了基地较好的自然景观。相对而言,泻湖、湿地和森林资源是小 海周边地区的景观优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目前小海水 质较差,周边环境受到一定影响,这都给未来开发带来一定的影响。同 时,泻湖、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价值也限制了基地的开 发建设。为此,基地的开发应确保小海水质的逐步改善,同时在今后开 发中应尽可能避免开发对小海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的加剧。

生物多样性资源

生物多样性 是生物的基 因库,属于全 人类共同的 财富,为人 类赖以生存的 物质基础。 生物多样性的 高低决定了 基地生态资源 价值的高低。相对而言,英豪半岛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这为生态化旅游地区的打造奠定了强有力的后盾。

基地内生物多样性优势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为实现今后旅游开发过程中逐步发挥生物多样性的潜力, 未来开发应逐步向内陆延伸,并且创造更多的生态旅游机会。

区域生态环境资源总结

英 豪半岛最具特色的自然资 源为泻湖与其周边的湿 地生态系统和植被系统 ,这些生态资 源具有最大的竞争优势, 较适宜开展陆地生态旅 游项目;海湾和沙滩相 对而言,只是 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但 长远来看与亚龙湾、神 州半岛海滩相比竞争优 势很小。当然 ,目前基地内具有开发优 势的自然资源也同样面 临着一定的挑战,包括 水体污染,台 风影响,植被退化等,这 些都应在开发中着重进 行考虑,因地制宜地发 挥其本身带来的优势,而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

基地环境敏感度评估 

所谓生态环境敏 感区是指能够长久提供生物多样性、土壤、水体 以及其它健康生态服务的至关重要的 地区,包括陡坡区、不稳定土层区、稀有或者珍 稀动植物栖息地、湿地和水 道等。本项目采用 基于GIS的敏感度 空间分析方法,得 到综合环境敏感度 分析图。分析目的在 于区分规划区域内具有低敏感度的区域和高敏感 度的区域,从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强度的开发。

结合本次分析选 取海拔、坡度、水资源、海岸带和生态系统作为 敏感性因子,建立综合环境敏感度评 估模型。模型中分别针对不同环境要素建立相应 的分级标准,确定相应的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和低度敏感区。

针对不同要素的环境敏感度分级 标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得出不同要素环境敏感 度水平的空间分布图。

在各个要素环境敏感度评估的基 础上,进一步给予各个敏感性因子以不同的权重 ,并应用GIS进行 叠加得出综合环境 敏感度图,划分出 高度敏感区域和低 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在开发过程中应重点保护 ,减少对其开发量,维持其生态系统功能,中低 敏感度区域可进行较高强度的开发。

基地开发适宜性评估

土地开 发适宜 性分析 包括单 因子分 析和多 因子叠 加分析 。需要 基于综 合环境 敏感度 分析图,并充分考虑场 地内各类开发限制 因素。以各单项因 子的分析为基础,根 据各单因子开发适宜性等级及其 权重,形成针对土 地开发建设的各单 项因子的适宜性程度 分级图,然后将这些图进行叠加 ,将综合评价结果 表达为不同的适宜 性等级。一方面充分 尊重了场地内的自然资源,保护 环境敏感区;另一 方面,尊重场地内 已建成的村庄和基础 设施,保证其功能不受影响。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规划区域的开发进行合理可行的指导。

基地生态承载力评估 

生态承 载力是指在一定的 时间范围内,一定 范围的土地内生态 系统及周边环境 所能承受的最大使 用限度。针对用于 开发的土地而言, 生态承载力指确保 开发不会对生态 环境造成破坏的最大规模。生态承载力反映不同用地可承受的开发强度以及容纳的居民或游客数量。

英豪半 岛的生态承载力评 估应考量其未来作 为旅游目的地和生 活居住地双重功 能;区域开发应参考国家相应建设指标和旅游规划承载力指标。

对 于适宜开发用 地,可以考 虑作为城镇 建设或度假 区中心建设 、承载力标准 可参考新城建设用地标准对于较适宜开发 地区,可以 考虑作为度 假区或别墅 区开发,承 载力标准可参 考别墅区建设用地标准对 于不适宜开发 地,可以作为生态保护区加以管理限 制,承载力标准参考森 林公园、湿地公园中风景区的旅游容量。基地总生态承载力: 130795 人/天.

万宁市生态肌理与发展优势 

万宁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状况要求城市发展与区域开发同样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再生和保护。因此,综合考虑全市的地形地貌、现状用地和植被分布评估土地生态敏感度和开发潜力,能够充分理解万宁市的生态肌理,对指导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同样选取全市地形、坡度、地表水系、土地利用状况等要素,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评估全市域的生态敏感度,以及不同地区的开发适宜性水平。

总体来看,万宁市全市生态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西部山地和丘陵地区拥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是全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保育区;中部平原地带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是现有城市中心所在地;东部海岸带和小海周边地区是市内主要河流的汇集点,周边生态系统与人为活动均十分活跃。

万宁市境内的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区,向东汇入小海和南海,成为市区内连接山地和海洋的重要生态廊道。

土地自身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是 指对人类生存与生活 质量有贡献的所有生态 系统的产品和服务。

自然生态系统对 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为我们的生存直接提供各种原料 或产品,而且在大尺 度上具有调节气候、净 化污染、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 固沙、减轻灾害、保 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维护和建设良好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就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研究参考《全球 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 资本的价值》,将各种 生态系统服务类型汇总为17类,并评定出相 应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类型。其 中,湿地、泻湖、河流、海滨和沙滩生态 系统服务价值较高, 应加以合理维护和保护 性利用,其中泻湖水质的改善、周边 湿地的恢复也能够大 幅度地提高基地的生态 服务价值;另外,养分循环、水分调节和供应、废物销纳等潜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不容忽视。

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同样具有很大的潜 力。随着开发建设的逐 步展开,基地内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将更多的体现在与人 们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 ,包括调解气候、净化污染、涵养水 源、景观服务等,其 服务价值也将逐步提高 。研究表明生态系统完善稳定、自然 景观质量好的区域周 边地产价值会逐步提升 ,这正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和转化的体现。

同时,未来开发 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 给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 破坏或影响,例如环境污染、栖息地 退化等形式,同时也 对生态系统服务造成了 较大的威胁。为了维系整个基地的生 态系统服务价值不会 在开发过程中被削弱, 确保未来土地的升值潜力;规划过程 中应限制土地开发的 规模和建筑密度,确保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的区域不被过度开发。

土地可借价值——周边景观价值 

景 观作为符 号,是自 然、人与自 然、人与 人相互作 用在大地 上的烙印 。景 观价值是 根据许多 景观特性, 包括景观 的视觉连 贯性、复 杂性、稀 有性 、地形、 状况、主 要的传 统建筑物 /自 然特征, 以及视觉 上吸引点 /破坏 点做出的 评审,分 辨出最优秀 和最具吸 引力的景 观,以及 较普通的 景观,从而避免我们做出对有吸引力的景观带来不良影响的任何行动。项目基地内存在多种多样的景观,各种景观又具有不同的价值:

1. 海滨和沙滩:乌场海、春园湾、大花角湾景观价值高(沙滩、海水、阳光);

2. 泻湖和河流:整理或清除现有鱼塘,使得水体净化有利于提高小海及周边地区景观价值(潜在价值高),太阳河的恢复有利于提升周边流域的景观价值;

3. 森林:山岭森林灌丛景观价值较高,植被恢复有利于提升景观价值;

景 观价值对 土地的影 响主要体现 在土地的 视线景观 效果方面 ,当地块 具有 较好的山 、海、小 海和湿地景 观视线时 ,土地的 景观价值 就会显著 提升。此外,地块周边的天际线也会影响土地的景观价值。

 

最新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