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_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_可行性研究报告_资金申请报告
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 努力解决琼州海峡运输“过海难、过海慢”问题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_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_可行性研究报告_资金申请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交通运输

陵水农村公路连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www.yangzz.com

作者: 轶名 日期: 2012-09-10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1

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 1

1.1.1 项目名称:陵水黎族自治县2011年农村公路连通工程... 1

1.1.2 项目承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1

1.2 地理位置... 1

1.3 主要编制依据和范围... 1

1.3.1 编制依据... 1

1.3.2 编制范围... 2

1.4 主要技术标准... 2

第二章  社会经济与发展规划.... 4

2.1 陵水县概况及发展规划... 4

2.1.1 陵水县概况... 4

2.1.2 陵水县社会经济现状... 4

2.1.3 陵水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目标... 6

2.1.4 陵水县交通现状... 6

2.1.5 存在的问题... 6

2.1.6 交通发展目标... 7

2.2新村镇概况及交通发展目标... 7

2.2.1新村镇概况... 7

2.2.2 道路交通现状... 8

2.2.3存在的问题... 8

2.2.4 交通发展目标... 8

2.3椰林镇概况... 9

2.4文罗镇概况... 9

2.5英州镇概况及交通发展目标... 10

2.5.1英州镇概况... 10

2.5.2交通现状... 10

2.5.3存在问题... 11

2.5.4交通发展目标... 11

第三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2

3.1 建设背景... 12

3.2项目建设必要性... 12

3.2.1 项目建设是陵水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3.2.2 项目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13

3.2.3 项目的建设是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13

第四章  交通需求预测.... 14

4.1 研究目标... 14

4.2 研究依据... 14

4.3 交通量预测... 14

4.3.1 预测模型... 14

4.3.2 交通方式预测... 15

4.3.3 出行分布预测... 15

4.3.4 交通量分配... 16

4.3.5 预测前提及假设... 16

4.3.6 交通量调查... 17

4.4 交通量预测结果... 18

第五章  工程建设条件.... 21

5.1 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 21

5.1.1 地理位置... 21

5.1.2 地形、地貌... 21

5.1.3 气候、气象... 22

5.1.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3

5.2 地质构造与地震... 23

5.3 工程沿线现状... 24

5.4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25

5.5 工程用水及用电... 26

第六章  主要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27

6.1 技术标准选择的依据... 27

6.2 技术标准论证... 27

6.2.1 道路等级的拟定... 27

6.2.2 车速的确定... 27

6.2.3 技术标准的采用... 27

6.2.4 路基宽度... 28

6.3 建设规模... 29

第七章  工程方案.... 30

7.1 方案设计原则... 30

7.1.1 概述... 30

7.1.2 道路工程设计原则... 30

7.2 总体方案设计... 31

7.3 道路工程... 31

7.3.1 道路平面设计... 31

7.3.2 道路纵断面设计... 31

7.3.3 道路横断面设计... 32

7.3.4 路基工程设计... 33

7.3.5 路面工程设计... 35

7.3.6 道路排水... 37

7.4 涵洞工程... 37

7.5 平面交叉口设计... 38

第八章  工程环境影响与环境保护.... 39

8.1 编制依据... 39

8.2 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40

8.2.1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40

8.2.2 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41

8.2.3 交通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 42

8.2.4 水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 42

8.3 环境影响结论... 43

第九章   劳动安全.... 44

9.1  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 44

9.2  劳动安全保障措施... 44

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5

10.1 概述... 45

10.2 建设期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45

第十一章  实施方案与招标.... 47

11.1 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 47

11.1.1 主要工程数量... 47

11.1.2 施工条件... 47

11.2 施工计划... 47

11.3 项目招标初步方案... 48

11.3.1招标依据... 48

11.3.2招标组织形式及招标方式... 48

11.3.3评标... 49

11.4 项目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 49

11.4.1 项目管理... 49

11.4.2 技术培训... 51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2

12.1 投资估算... 52

12.2 资金筹措... 55

第十三章   社会评价.... 56

13.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56

13.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应性分析... 56

13.2.1 利益群体分析... 56

13.2.2 互适应性分析... 58

13.3 社会风险分析... 58

13.4 社会评价结论... 58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60

14.1 总体描述... 60

14.2 结论与建议... 60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陵水黎族自治县2011年农村公路连通工程

1.1.2 项目承办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1.2 地理位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陵水黎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陵水县)2011年农村公路连通工程,项目位于陵水县新村镇的城坡村及雨伞村、椰林镇大兴村、文罗镇打锡村、英州镇赤岭村,新村镇盐尽村、港屺村、土格村及尽尾村。项目由以下几条道路组成:

(1)新村镇城坡村委会雨伞路口至雨伞村公路;

(2)椰林镇大兴村路口至大兴公路;

(3)文罗镇打锡村至三角威村公路;

(4)英州镇赤岭村至一连公路;

(5)新村镇盐尽村委会海榆东线至港屺村公路、海榆东线至土格村公路、盐场路至尽尾村公路。

道路总长为10.1km。

1.3 主要编制依据和范围

1.3.1 编制依据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计委、建设部投资(2006)1325号;

6、《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交公路发[1996]611号;

7、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3.2 编制范围

1、概述

2、社会经济与发展规划

3、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4、交通需求预测

5、工程建设条件

6、主要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

7、工程方案

8、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程

9、劳动安全设施

10、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1、实施方案与建设安排

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社会评价

14、结论与建议

1.4 主要技术标准

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如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经济指标

1

道路等级


四级公路

2

设计车速

km/h

20

3

道路总长度

km

10.1

4

道路红线宽度

m

5、5.5

5

道路规模

m

单向车道

6

路面类型


水泥混凝土路面

7

双向路拱横坡

%

2.0

8

路面设计年限

20

9

建设工期

1

10

估算总投资

万元

964.03

11

平均每公里造价

万元

48.20

第二章  社会经济与发展规划

 

2.1 陵水县概况及发展规划

2.1.1 陵水县概况

陵水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处北纬18°21’~18°47’,东经109°45’~110°08’之间。东北连万宁市,北部与琼中县交界,西北与保亭县接壤,西南与三亚市毗邻,东南濒临南海。海榆东线高速公路自东北向西南从境内穿过,海岸线长57.5公里,东西宽32公里,南北长40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陵水县人口为32.05万人,全县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45194人,占总人口的45.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75274人,占总人口的54.69%,其中黎族人口169107人,占总人口的52.77%。陵水县辖11个乡镇、114个村(居)委会、602个自然村,有2个国有农场和吊罗山林业局。全县现有公路147条,全长约800公里,已实现全县各乡镇通公路。陵水县大小河流共有150多条,水利设施较好,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83宗,其中水库工程67宗,引水工程16宗。还有提水工程39宗。水库总库容量1.9亿立平米,有灌溉面积9350公顷。水资源理论蕴藏量5.167万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有1.6143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384万千瓦,正在开发的小南平电站,装机容量0.126万千瓦。

2.1.2 陵水县社会经济现状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幅居全省第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亿元,增长65.3%,连续两年增幅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增长6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3元 ,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3785元,增长10.4%。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5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4%,增幅居全省前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6亿元,同比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9.99亿元,同比增长27.2%;第三产业增加值18.12亿元,同比增长30.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890元,同比增长15.4%。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第一产业占GDP比重4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19.9%,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6.1%,三次产业结构为44:19.9:36.1。第一产业的比重由原来的51.4%下降到44%,第二产业由原来的19.5%上升到19.9%,第三产业由原来的29.1%上升到36.1%。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0.8%、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9%、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50.2%。拉动我县经济增长为:第一产业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9.2个百分点。

 

2011年上半年,陵水县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去年同期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31.48亿元,同比增长14.3%(按可比价计算),增幅全省第四位。其中:第一产业15.78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5.26亿元,同比增长30.7%,第三产业10.45亿元,同比增长18.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去年同期52.7:15.1:32.2,调整为50.1:16.7:33.2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6.9%,拉动经济增长3.9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2.2%,拉动经济增长4.6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0.9%,拉动经济增长5.8百分点;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明显提高。

2.1.3 陵水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目标

陵水县“十二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主要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 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趋近30:30: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指标和节能减排指标”。

“十二五”期间的四大任务:一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支撑发展和抵御灾害能力,三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四是深化改革,探索制度创新。

2.1.4 陵水县交通现状

陵水县交通以公路为主。境内有东线高速公路、国道223线和省道305线通过,使陵水县与海口、三亚的交通联系十分便捷;陵保公路使陵水县与海南省中部市县的交通联系也较为方便。

目前,境内公路密度为34公里/百平方公里,做到了村村通路,全县的公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2.1.5 存在的问题

陵水县交通存在的问题是道路系统不完善,现状道路总体狭窄,静态交通设施严重缺乏,目前道路现状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交通堵塞现象很严重。

2.1.6 交通发展目标

建立一个以公共交通运输网络为主体,以高速公路、城市主次干道为骨干,并与城市对外交通联系干道有机结合,功能完善,管理先进,具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22新村镇概况及交通发展目标

2.2.1新村镇概况

新村镇位于陵水县东南部,南濒南海,距县城12公里,距三亚50公里,距东线高速入口13公里,全镇陆域面积60.97平方公里。

新村镇土地面积约60.97平方公里,其中镇城区建设规划面积15.28平方公里。镇下辖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共有14个自然村。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6863亩,其中水(旱)田面积10651亩,坡地面积6212亩。全镇总户数5646户,总人口33183人,其中渔业人口13676人,农业人口13728人,机关单位人口2216人,渔客村和外来流动人口3563人,城镇常住人口17406人。

新村镇是一个渔农兼有以渔业为主的乡镇,主要经济产业有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乡镇企业和热带高效农业,而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是该镇的主要支柱产业。因此,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捕为主、捕捞、养殖、加工、流通并举”的方针,全面科学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乡镇企业和热带高效农业,有力地促进该镇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最新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