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_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_可行性研究报告_资金申请报告
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 努力解决琼州海峡运输“过海难、过海慢”问题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_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_可行性研究报告_资金申请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市场研究和行业资讯
 
中国行业深度研究

交通运输行业深度报告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www.yangzz.com

作者: 轶名 日期: 2014-11-20

编写说明

本期总结了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发展的主要观点及行业相关协会的大量项

目结论。全面分析了2014年我国铁路行业、民用航空飞机行业和水运行业的政

策及其背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对国际大环境,国内实际情况的分析,

预测出了2015年及以后交通行业的发展态势。

主要观点

2015年,预计铁路客货运量仍有一定增长,铁道部计划完成运输收入1400

亿元,旅客发送量10.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4850亿人公里,货物发送量18.15

亿吨,货物周转量14430亿吨公里。铁路建设也将保持必要规模,计划投资规

模为540~560亿元,计划新线投产1700公里,复线投产400公里,建成电气

化铁路950公里。

2015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铁

路货运市场已经正式对外开放,允许外商以合资方式经营铁路货运业务。铁路

在国际联运、外经外贸、对外交流、引进外资等诸多领域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

挑战。

2014年全国水路完成客运量1.86亿人,比上年下降4.1%,旅客周转量89.9

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了10.5%;水路完成货运量13.3亿吨,比上年增长9%,

货物周转量25988.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5%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将同中国集装箱运输很好地结合起

来,带动着中国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加速中国集装箱现代化进程。预计在21

世纪前20年的中国将成为全球国际集装箱航运中心。

航空公司的改革必须向集团化发展,进行公司整合、规模经营,对长期经

营亏损的航空公司采取兼并甚至倒闭的措施。机场的改革必须向管理化方向发

展,改变过去那种长期吃补贴的单一生产形式,建立股份制多种经营方式的管

理模式,机务维修、货运、供油等辅助事业应完全社会化、市场化。

I交通运输业发展概述

一、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情况回顾

全国交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

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交通需求为

根本出发点,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使“十五”交通工作有了良好的开局,实施

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主要标志是:公路、水路运输总量继续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运

输装备结构变化显著;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取得

阶段性成果,交通运输和建设市场秩序有所好转。

二、2015年交通运输全行业工作展望

2015年交通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根据中央经济

工件会议确定的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今年交通工作要继续抓住党

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加强国道主

干线系统、西部省际通道和通县油路工程建设,加强主枢纽港口和内河水运主

通道建设;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市场为目标,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

秩序,推进依法行政;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推进交通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

科技创新,加快结构调整;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为手段,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2015年的工作重点如下:1.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

稳步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3.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加强安全管理4.

积极推进交通改革和科技创新5.抓紧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相关工作

I I铁路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4年铁路行业回顾

(一)运输生产情况

由于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铁路运输生产取得良好成绩。客运方面,由于

客运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以及客运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去年10月份实行了铁路第

四次大范围提速调整,铁路中长途客运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旅客运输量连续五

年稳步增长。货运方面,由于国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带动货运市场需求骤增,货源比较充足,并且通过加强运输组织。提高作业效率。

强化调度指挥等措施,提高了货车运用效率,货运量保持稳定增长。全路完成

旅客发送量10. 16亿人,与2013年基本持平;旅客周转量完成4655亿人公里,

同比增长5. 2%。货物发送量完成17. 8亿吨,同比增长7. 6%;货物周转量完成

1424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 8%。运输收入完成1342亿元,同比增长11. 3%,

超过了近4年来运输收入年均增长幅度,在提足折旧的情况下实现盈利目标,

进一步巩固了扭亏增盈成果。

(二)基本建设情况

铁路行业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09. 3亿元,与2013年基本持平。其中:铁道

部完成449. 1亿元。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476. 9亿元,其中:铁道部完成416. 9

亿无;小型项目完成32. 4亿无。预计全年完成新线铺轨1350公里,比2013年

增长15. 2%,复线铺轨800公里,比2013年下降16. 6%;交付新线1210公里。

复线1460公里。电气化铁路2620公里,比2013年均有大幅度增加。计划收尾

销号项目年内均可实现销号目标。青藏铁路。赣龙铁路、胶新线、京秦客运通

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西安至合肥段、渝怀线、秦沈客运专线等重点工

程进展顺利;神延、达万、内昆、新长、朔黄、水柏铁路全线铺通,武广、哈

大电化和株六、菏衮日复线等项目相继投产,为缓解铁路干线能力紧张状况发

挥了作用。

(三)各项改革积极稳步推进

铁道部对各铁路局实施新二轮资产经营责任制,客运与货运分帐核算,建

立起相应的付费制度,打破了长期以来铁道部对各铁路局客运收入实行的“大

锅饭”的核算体制,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增运增收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主附分离、

干支分离,铁路局工程、工业、房建等单位实行分离,铁路通信的资产和人员

纳入铁通公司,非运输业分离分立工作基本到位。铁道运输体制改革工作继续

推进。

二、2015年铁路面临的形势与工作重点

20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世纪发展的重要

一年,预计铁路客货运量仍有一定增长,铁道部计划完成运输收入1400亿元,

旅客发送量10. 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4850亿人公里,货物发送量18. 15亿吨,

货物周转量14430亿吨公里。铁路建设也将保持必要规模,计划投资规模为540~

560亿元,计划新线投产1700公里,复线投产400公里,建成电气化铁路950

公里。

今年铁路行业的工作重点是: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铁路改革

按照国家对铁路改革的总体要求做好铁路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论证,加快

推进铁路主副分离、干支分离,规范和重组多经企业;抓好客运公司和专业公

司试点,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形势,

进一步扩大铁路对外开放。

(二)继续加快路网建设

铁路建设将突出重点,紧紧围绕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铁路扩能提速的要

求,切实协调前期工作,选好项目,加快建设,尽可能争取早开工。多开工一

些新建项目抓好青藏铁路、渝怀线、宁西铁路、秦沈客运专线等重点工程建设;

促进铁路工程质量管理的规范化,进一步完善铁路建设市场,形成开放竞争的

新格局。

(三)加强营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进一步加强客货营销工作,不断提高客货营销水

平;树立以旅客货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大力加强和

改进运输组织工作,提高运输效率和正点率;切实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进一

步强化铁路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加大安全

管理创新力度。

(四)加快推进铁路技术创新工作

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搞好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继续做好磁悬浮

和轮轨高速技术应用研究和京沪高速铁路方案论证;加大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

开发建设力度。

三、2015年铁路行业前景展望

20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世纪发展的重

要一年,抓好明年各项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

杂多变,给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可低估的影响。

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同时陷入低潮,使明年我国外贸出口的形势更加严峻;

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增大,经济结

构调整尚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些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制约着内需

的持续扩大和经济健康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全局和长远看有利,

但在短期内对部分行业、企业和产品形成较大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宏观经

济环境,势必会影响铁路运输经营,带来难以完全预料的困难。明年运输市场

需求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一段时间货源客流比较充足,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

下滑;一些地区运输市场需求旺盛,另一些地区运输市场需求疲软;还有可能

产生运输能力紧张和货源客流不足交替出现的状况。要继续保持铁路运输经营

的良好势头,困难不小。我们对面临的困难,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

计,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及早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充分准备。同时我们也要

看到,做好明年铁路工作也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

展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也为运输需求的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确定,明年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

的货币政策,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投资与消费需求进一

步扩大,国民经济仍将保持7%左右的增长水平,预计铁路客货运量仍有一定增

长,铁路建设也将保持必要规模。近几年国家集中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继建成了一批大型煤矿、电厂、化工企业,将直接产生新的货运需求;随着

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西部运量,尤其是西部货运量的增长幅度还有可能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进口增加,口岸接货将继续增长;我国稳定的社会

政治局面和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带动旅游事业持续升温,估计明年旅游市场需

求更加旺盛,铁路客运增长还有潜力。2015年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继续完善、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进一步促进铁道部职能转变

(二)好铁路局内部客运公司组建工作,推进货运与路网分帐核算

(三)巩固主附分离、干支分离改革成果,加快非运输全业重组改制。构

建多元经营新格局

(四)着力抓好运输生产布局调整,带动减员增效

(五)做好铁路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论证,抓紧推进配套改革工作

(六)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铁路对外开放

(七)保持运输经营的良好势头,努力实现全年运输经营目标

(八)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加大管理创新力度

(九)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加快铁路建设

(十)坚持科教兴路战略,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四、“十五”铁路发展方针和目标

(一)总体发展方针

“十五”铁路发展方针是:深化铁路体制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

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竞争能力;建成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起骨干作

用的大能力通道,路网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客货运输能力和质量明显

提高;与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配合,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

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发展目标

到2005年,铁路运输企业基本具备“政企分开”的条件,打破行业垄断,

进一步确立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经营要在坚持市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

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财务状况彻底好转,进入良性循环。构筑安全

高效的快速客运系统,建设质优价宜的便捷货运系统。扩大区际通道能力,扩展西部路网,初步实现管理服务信息化、装备水平现代化。“十五”国家铁路和

合资铁路建设规模为新线6000公里,既有线复线3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5000

公里。地方铁路建设规模为1000公里左右。到200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

达到7.5万公里左右,其中复线铁路约2.5万公里,复线率33.8%,电气化铁路

约2万公里,电化率27%。

根据总体方针和目标,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深化改革

加快铁路市场化进程,适应加入WTO后市场变化的需要和我国第三步战

略目标对铁路行业的要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铁路管理新体制。对

内利用铁路行业优势,加快发展多元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对外扩大开放范围

和程度,引进外资和管理经验,拓展国际运输市场。

2.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贯彻

国家加快西部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西部路网的建

设步伐,在促进国土开发和加快沿线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先行作用。

3.提高运输质量,加快调整运输结构

针对今后一个时期货物运输量增长趋缓、旅客运输量增长较快、客货比变化、

高附加值货物和需求层次增加等市场变化态势,处理好列车速度、密度、重量

的关系,加快调整运输结构,改进运输组织,不断推出运输新产品。旅客运输

要立足于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缩短旅行时间,提高乘车的舒适度,为旅客提供

便利的预售票服务和其他延伸服务。货物运输要改善营销,简化手续,加快送

达速度,保证货物运到期限。进一步完善夕发朝至列车、快速列车和城际列车,

积极发展市郊运输,充分利用铁路优势积极参与城市轨道运输。

4.提高效率和效益,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既有设施的技术改造。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

心,以提高铁路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为目的,推动铁路企业技术改造。要优化

投资结构,加强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围绕客货车提速、提高运输质量、

保障行车安全,加强既有路网的改造、点线能力的协调和干支线能力的配套,

提高铁路网综合运输能力、运输效率和投资效益。

5.坚持科教兴路,加强技术创新

广泛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方法,大力开发有市场竞争

力的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科技

成果产业化,走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技术跨越发展道路,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全

面提高铁路现代化水平。

(三)实施“十五”计划的措施

1、加快运输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政企分开,运输企业重组,引入竞争机

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铁路管理和经营体制,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需要。我国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的基本模式是“网运分离”。整个改革过程

需7年左右的时间。

“十五”期间以“政企分开”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为最终实现政企分

开创造条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铁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围绕产

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个方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调整所有制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运输企业在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基础

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作为“网运分离”改革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是政企分开、社企分开和事

企分开。要把国家铁路路网基础设施与铁路客货运输逐渐分离,组建若干个较

大规模的客运公司、货运公司、全路货车公司,并使之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

场竞争主体。

2、实现铁路分类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根据铁路建设项目不同的特点,确定不同的投资主体,采用与之相适宜的

融资方式和管理机制。铁路建设项目可以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中央及地

方政府是公益型铁路的投资主体;同时政府要通过制定政策(优惠税收、利率、

运价、财政),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投资,发展各种形式的合资铁路。收益前景良

好的经营型铁路项目,采用市场化融资建设。

要研究铁路基础设施发行优惠利率长期(30年或更长)债券,在国际资本

市场融资的可能性及实施方案。

3、建立铁路建设与经营市场的准入及退出机制

加紧确定铁路建设与经营市场的开放程序及步骤,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规

则。“十五”期间可在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上首先突破,下放部分地方投资的铁路

项目审批权。除铁路主要干线必须由国家控股外,允许其他资本参与,鼓励外

资直接投资铁路。创造条件吸引不同所有制企业或个人参与铁路运输业经营。

4、健全法律法规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路,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规范运输市场,实

行公平竞争,促进行业发展。一方面根据形势变化尽早修改完善《铁路法》,使

其成熟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和铁路体制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加紧出台有关规

范铁路建设与经营行为的法规。特别要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

业法》中增补有关参与铁路建设与经营的内容,明确和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四)2010年铁路发展规划思路

下世纪前10年,我国将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向第三

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经济、产业和产品结构基本实现优化升级,人民物

质文化水平将有更大提高。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2010年铁路规划目

标是:“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达到8万公里左右。主要技术装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铁路现代化水平取得显

著成效,铁路行业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客货运输服务水平优质高效,综合

运输能力、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全路组成几个大型规范的客、货运公司,组建国家铁路网公司;争取国家财政、

税收、运价政策基本到位;铁道部政府职能转变到位。基本实现以“网运分离”

为模式的改革目标。

五、“十五”面临的形势、铁路的地位及运输市场分析

(一)“十五”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是我国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基本形成,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国家将着力实

施科技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

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十五”期间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增长支撑和先导作

用会更加突出。全社会客、货运输需求迅速增长,并明显表现出对需求量的不

断增长,对质量要求的日趋提高,货物运输的时效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强,

旅客运输对时间、便捷、多样性等要求越来越高。铁路行业将同时面临更多的

机遇和更大的挑战。

(二)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1、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将发挥支撑作用

铁路以能力大、安全性好、全天候、社会成本低等优势,将全国经济有机

地联结起来,促进了国土开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铁路运

输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必要条件,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重要保障。铁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投资环境,同时,在巩固边防、加强民族团

结、抢险救灾、大规模调运急需物资、应付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也提供了重要

保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铁路将继续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重要组成

部分。

2、铁路是解决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非均衡性的主要运输方式

我国资源分布与工业布局的错位,自然形成了由北向南、自西向东的大宗货

物流向带的运输格局。能源、冶炼物资、矿建材料、粮食等大宗、重质、低附

加值满足国计民生和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资,一直占全社会货物运输的

主导地位,铁路承担了其中60%以上的运输量,特别是煤炭运输,铁路运输量

占了“三西”煤炭外运量的85%以上。铁路对保证大宗物资在全国范围的有效

供给起了关键作用。

3、铁路是中长途和高密度旅客运输的重要载体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铁路发挥了城市及城市间快捷、大容量、高密度

的运输特长,满足了客运市场新的要求。“九五”期间铁路承担了中长途(500公

里以上)80%左右的旅客运输,对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解决“民工潮”

问题,加快旅游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4、铁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铁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能源利用率高、适应性强,土地占用少,环境污

染小的优势,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现代化交通体系

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运输市场分析

1、旅客运输需求大幅度增加,多样化特征显著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经济交往日趋频繁等,不仅使客运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价值取向的扩展,客运需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假日旅游、

探亲访友等自费旅行将成为旅客运输的新热点。同时人们对提高运输质量方面

的需求将更加强烈,出行消费将追求方便快捷、经济合理、环境舒适、服务良

好以及安全可靠的交通方式。

未来我国中长途客运需求增长仍然很快,运量相对集中于运输主通道的趋

势将会继续加剧,大中城市间运输主通道的运量增长将会加速。在未来中长途

客运市场中,铁路由于运能大、运价低、安全,所占的份额仍达50%以上,是

中长途旅客运输的主力和骨干,这种运输格局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

变。在保持和发展铁路中长途旅客运输市场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短途旅客运

输市场,城际间和城市、市郊旅客运输将有较大发展。

预期2005年铁路旅客发送量可达13亿人次,周转量为5000亿人公里,旅

客发送量和周转量年均增长分别为5.1%和2.6%。

2、货物运输需求平稳增长,大宗货物增长趋缓,结构变化加快

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的加快以及资源配置通过市场调节的优化,单

位产值运输量进一步降低,煤炭市场的增长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使煤炭等大宗

货物运量增长速度逐步趋缓。

“十五”期间,全社会大宗原材料品类的物资运输量占总货运量的比重仍高

于60%。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将占65%以上,电力以火电为主,煤炭供应

和运量集中于“三西”煤炭基地的格局不会改变。铁路仍将继续发挥大宗物资

运输的主力作用,煤炭运输仍将是今后很长时期内铁路货运的大户。预计2005

年国家铁路煤炭运量为6.9亿吨(其中“三西”煤炭外运占2.5亿吨),比2013

年增加5000万吨(其中“三西”煤炭外运增加3000万吨);石油运量为0.96亿

吨,比2013年增加600万吨;冶炼物资、粮食及农用物资等运量比2013年增

加3400万吨。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成品运量将有

较快增长。这类物资附加值高,安全、快捷运输的要求高,是运输市场竞争的

焦点,也是铁路运输的新利润增长点。要通过实施营销战略,加强运输能力,

提高服务质量,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使铁路在高附加值货物运输市场发挥更

大的作用。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促进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物资和人员交流,

加快运输市场的发展。铁路成本低、运能大、速度快的优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发

挥。西部对外口岸在对外贸易中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阿拉山口出入境运

量将翻一番,是陆路外贸运输增长最快的口岸。

由于受大宗物资增势趋缓影响,“十五”期间铁路货运量增长缓慢。预期

2005年铁路货物发送量、周转量分别为18.5亿吨、1420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

分别为2.2%、1.2%。

I I I水运行业概况与发展策略

一、2014年水运行业平稳发展

(一)水路运输总量继续增长

1、货运增长客运下降

水路货运总量持续增长,客运量继续呈结构性下降。2014年全国水路完成

客运量1.86亿人,比上年下降4.1%,旅客周转量89.9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

了10.5%;水路完成货运量13.3亿吨,比上年增长9%,货物周转量25988.9亿

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5%。水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水路货运量、货物周

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2%、0.7%、9.7%和55.7%。

水路客运趋向短途,货运平均运距持续增长。2014年全国水路客运平均运

距48.3公里,比上年减少3.5公里;货运平均运距1954.1公里,比上年增加8.7

公里。

2、港口吞吐量平稳发展

2014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0亿吨,比上年增长8.9%。其中,沿

海港口完成14.5亿吨,增长12.4%,内河港口完成9.5亿吨,增长3.9%。全国

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6.6亿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0亿

吨,增长14.1,内河港口完成0.6亿吨,增长13%。

集装箱吞吐量继续攀升。2014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48万标准

箱,比上年增长1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470万标准箱,增长20.7%,内河港口完成278万标准箱,比上年下降7.9%。

多功能、综合性的大型港口增加。继上海、广州、宁波三个港口之后,2014

年又有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这样全国年货物吞

吐量超过亿吨的大港增加到7个。其中上海港连续2年超过2亿吨,2014年达

2.2亿吨。广州、宁波、天津、青岛、秦皇岛和大连港全年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28

亿吨、1.29亿吨、1.14亿吨、1.04亿吨、1.13亿吨和1.0亿吨。

2014年全国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万标准箱的港口有8个。其中上海港集

装箱吞吐量突破600万标准箱,达634万标准箱,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00

万标准箱,达508万标准箱。其他超过100万标准箱的港口分别是青岛、天津、

广州、厦门、宁波和大连。

(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内河航道进一步改善。2014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里程12.1万公里,其中等级

航道6.4万公里,占航道总里程的52.4%;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0.8万公里,占

航道总里程的6.7%;五级及五级以上航道2.3万公里,占航道总里程的19.0%。

港口码头泊位数量继续增加。2014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2870

个,比上年净增1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94个,比上年净增10个。

沿海港口码头泊位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国沿海港口万吨级

以上泊位达到668个,其中1~3万吨级泊位446个,3~5万吨级泊位108个,

5~10万吨级泊位94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

(三)水路运输装备结构变化显著

水上运输装备继续呈结构性调整,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明显。2014

年底全国水上运输船舶21.1万艘,比上年减少1.9万艘;净载重量5445.2万吨

位,比上年增加317.1万吨位;载客量107.6万客位,比上年增加4.4万客位。

内河、沿海、远洋的货运能力均有提升,客运能力有所调整。2014年底全

国内河运输船舶20万艘,净载重量2142.2万吨位,比上年增加90.3万吨位,

载客量93.5万客位,比上年增加6.2万客位;沿海运输船舶0.81万艘,净载重

量917.3万吨位,比上年增加64.3万吨位,载客量13万客位,比上年减少0.82万客位;远洋运输船舶0.26万艘,净载重量2385.7万吨位,比上年增加162.5

万吨位,载客量1.42万客位,比上年减少0.75万客位。

远洋运输船舶的集装箱运力增长明显。2014年底全国水上运输拥有集装箱

位50.6万标准箱,比上年增加15.38万标准箱,增长43.7%。其中内河运输船

舶增加0.07万标准箱,沿海运输船舶减少0.22万标准箱,远洋运输船舶增加15.54

万标准箱。

(四)水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

1、2014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取得新的突破。

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水运建

设完成146.9亿元,占5.0%;其它建设完成136.2亿元,占4.7%。

2、港口及内河航道建设

2014年港口及内河航道建设完成投资146.9亿元,比上年增加12.1亿元,

增长9%。其中沿海港口建设完成93.4亿元,比上年增加13.1亿元,增长16.3%;

内河港口及航道建设完成53.4亿元,比上年减少1.1亿元,下降1.9%。

沿海港口新(扩)建码头泊位64个,新增吞吐能力6689万吨,其中万吨

级以上泊位20个,新增吞吐能力5855万吨。内河港口新(扩)建码头泊位30

个,新增吞吐能力449万吨。全年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里程658公里。

二、2015年水运行业发展重要举措

(一)沿海港口建设

重点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枢纽港集装箱码头、长江口深水航道二湖工

程等出海航道建设。加快港口多用途码头的技术改造。计划新开工大中型水运

建设项目5个,预期目标是新增深水泊位9个,新增吞吐能力1040万吨。

(二)内河航运建设

重点是长江干线中游航道整治工程、长江三峡库区水运设施淹没复建工程、

西部地区通江达海水运主通道,以及嘉陵江、湘江、西江红水河航电枢纽建设

工程等。预期目标是改善内河航道570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40万吨。

(三)支持保障系统建设

重点是海上救助船舶、码头、直升机和船舶交管系统建设,提高海事预控

和救助能力。以交通部门办公业务网、资源网和信息资源库建设为龙头,推进

交通信息化进程。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为行业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提供

必要条件。

I V中国民航业发展状况

一、中国民航业发展前景及飞机购置政策

多年来,国家计委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国民航事业,中国民航在过去的十年

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回顾起来,主要得益于国家给予了民航一个宽松的发展

环境,给予了种种政策支持,如:基金政策、税收政策、市场开放政策、投融

资政策等等,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可以想象民航的发展是何等的困难。

中国民航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机遇,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0,民航必须

以新的姿态迎接挑战,民航的市场包括飞机市场、机务维修市场、地面服务市

场等众多方面都将放开;另一方面,民航的改革也将到了关键阶段,民航是我

国目前仅存的几家垄断行业之一,改革势在必行。怎样才能通过改革使民航提

高效益呢?提高竞争力,关键是要体制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民航普遍存在“小

而全”现象,小规模经营,机构设置重复,这些都必须通过改革才能解决。航

空公司的改革必须向集团化发展,进行公司整合、规模经营,对长期经营亏损

的航空公司采取兼并甚至倒闭的措施。机场的改革必须向管理化方向发展,改

变过去那种长期吃补贴的单一生产形式,建立股份制多种经营方式的管理模式,

机务维修、货运、供油等辅助事业应完全社会化、市场化。可以想象,今后几

年,民航将会出现非常大的变革。针对这种改革,我们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认

识,不做充分的准备,是难以胜任的。

当然,尽管民航将进行改革,但民航必然还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还必须

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既要能遵循市场的游戏规则,又要给民航一些政策支持,

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如民航的建设基金是多年来民航得以发展的主要资金

来源,但现在征收遇到一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航空公司缴纳基金没有与自身

的利益挂钩,所以他们对缴纳基金没有积极性,如果征收航路资源税或采取航

线经营权拍卖,航空公司可直接体会到利益存在。另外,西部机场今后若干年

将会亏损,机场下放后,如何才能使这些机场生存下去呢?除国家支持一定的建设资金外,在体制管理上要有新的突破,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我们

要抓紧研究提出一些新的政策来支持民航的发展。再过十年民航事业将更加辉

煌,到那时,民航的体制已完善,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民航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

............

最新案例
更多>>